专业基础类课程:各高校应当根据各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,开设新闻传播学类基础课程,主要包括新闻学概论、广播电视概论、广告学概论、传播学概论、网络与新媒体概论、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、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、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(或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)、数字媒体技术、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。
公共基础类课程: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、大学外语、计算机基础及应用、体育类、职业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。
通识类课程: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,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,培养科学精神,提高艺术修养。
就目前来看,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弊病,比如模式化倾向太重、一些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、假新闻屡禁不止……这些不利于行业发展的现象之所以会发生与人才的缺失息息相关,所以我国在大力培养专业性、道德性并存的复合型人才,从而为新闻行业注入新的血液。
中国传媒在未来数十年内将继续呈蓬勃发展之势,其中,电视较之报刊、广播等媒体仍然优势明显,虽然面对着互联网的强劲挑战,但未来的传媒业,不可能让某一模式独占鳌头,广播电视新闻业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所以受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、写作、编导、播音、节目主持等方面基本训练,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、编辑、采访、管理等基本能力的专门人才将在媒体行业大受欢迎。
毕业生既可以进入各类广播电视机构从事节目策划、摄像、后期制作、节目编导、媒介管理等工作;也可以进入各类传统媒体、新媒体机构、影视制作机构和广告公司等,从事信息采编、音视频制作与发布、项目策划、新媒体制作与发布等工作;同时也可以进入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从事对内及对外宣传工作。